一礼仪礼节的需要
(一)
五常家政师平时交际用语
第一次见面应说:幸会;看望其他人应说:拜访;等候其他人应说:恭候;请人勿送应用:留步;他们来信应称:惠书;,麻烦其他人应说:打扰;请人帮忙应说:麻烦你;请求给便捷:借光;托人办事应说:拜托;请人指教应说:请教;别人指点应说:赐教;请人解答应说:请问;赞人见解应说:高见;归还原物应说:奉还;求人原谅应说:包涵;欢迎客户应叫:光顾;老人年龄应叫:高龄;好久不见应说:久违;客人来到应说:光临;中途先走应说:失陪;与人分别应说:告辞;赠送作品应说:雅正。
(二)
五常家政师称呼的礼仪
称呼是指大家在正常交往应酬中,彼此之间所使用的称谓语,在日常,称呼应当亲切、准确、合乎常规。正确适合的称呼,体现了对他们的尊敬或亲密程度,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文化素质。
在非正式场所或向陌生人问讯时,为表示亲近可以亲切的称谓称呼他们。如“叔叔”、“阿姨”、“老伯伯”、“老奶奶”、“阿公”、“阿婆”等。
在国内,不论对何种职业、年龄、地位的人都可称作“同志”。但应该注意,港、澳、台区域的人士见面时一般不需要此称呼。
正式场所的称呼:
1、对有身份者或长者,可用“先生”相称,也可在“先生”前冠以姓氏,对德高望重的长者,可在其姓氏后加“老”或“公”,如“郭老”、“夏公”,以示尊敬。2、在工作职位上,为表示庄重、尊敬可按职业相称,如“老师”、“师傅”等。也可以职务、职称、学衔相称。如“周处长”、“陈经理”、“主任”、“博士”等。3、朋友,熟人间的称呼,即要亲切友好,又要不失敬意,一般可通称为“你”、“你”,或视年龄大小在姓氏前加“老”、“小”相称,如“老王”、“小李”。
(三)五常家政师要做到言之有理,谈吐文雅
1、用语谦逊、文雅。
如称呼他们为“你”、“先生”、“小姐”等,用“贵姓”代替“你姓什么”,用“不新鲜”、“有异味”代替“发霉”、“发臭”。如你在一位陌生人家做客需要用卫生间时,则应说:“我可以用这里的洗手间吗?”或者“请问,哪儿可以便捷?”等。多用敬语、谦语和雅语,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与尊重别人的好品德。
2、态度诚恳、亲切。
说话本身是用来向人传递思想感情的,所以,说话时的神态、表情都非常重要,比如:当你向其他人表示祝贺时,假如嘴上说得十分动听,而表情确实冷冰冰的,那他们肯定觉得你只不过在敷衍而已,所以, 说话需要做到态度诚恳和亲切,才能使他们对你的说话产生表里一致的印象。
3、声音大小要适合,语调应平和沉稳。
无论是中文、外语、方言,咬字要明确,音量要适度,以他们听了解为准,切忌大声说话,口沫四溅。语调要平稳,尽可能不需要或少用语气词,使听者感到亲切自然。
2、正确接、打电话
对打电话的需要是:正确、飞速、简洁、谦恭,同时需要声音明确,声调柔和、亲切,用微笑的声调通话,音量适中。
(一)接听电话
1、最好不要让电话铃声响过三次,便要拿起电话接听。
2、接听时应说“你好!请讲”。
3、如铃响3次后,应说“对不起,让你久等了。请问,你找哪一位?”
4、接听后,假如自己不是受话人,应负起传呼的责任,说声“请稍等”,然后尽快找到受话人;
5、要找的人不在,应说“请问,是不是要转告或留言?”假如,需记录下要素,并复述一遍,不然,应告知受话人在家的时间,请他们再来电。
6、如他们打错电话,绝不可以不开心地说“打错了”,便“拍嗒”一下挂断,而应该说“小姐/先生,你拨错了,大家家的电话是XXXXXXXX,让他们了解确实拨错了,如他们表示歉意,可以说声“没关系”。然后轻轻挂上电话。
7、通话结束,应说“再见”。待他们挂断电话之后,再轻轻放好电话筒。
(二)外打电话
1、选择适合通话时间,在上班10分钟后,或下班10分钟前通话为宜,并事先筹备好内容;
2、熟记或查清号码,正确拨号。如无人接听,应耐心等铃响6-7次再挂断。由于如他们不在电话机旁,待听到铃声匆匆赶过来,电话却已挂断,这也是失礼的。
3、接通电话后应说“你好,我是XXX,请问,可以请XXX听电话吗?”假如要找的人不在电话机旁,他们会说“请稍等”。你应说“谢谢!”如要找的人不再电话机旁,你应该说“能否麻烦你帮助找一下?谢谢!”假如他们一时脱身不开,你应该说“假如XXX回来,请你告诉他,我过一会再打电话来,我的名字叫XXX”。假如要找的人正好在电话机附近,他们会说“请稍等”。你应该说“谢谢!”假如找的人不在电话机旁,你应该说“假如XXX回来,请你告诉他,我过一会再打电话来,我的名字叫XXX。”假如要找的人外出,经确认时他们尊姓后,你可说“对不起,X小姐/先生,能否麻烦你给我留言?”如他们赞同,可把简洁留言告诉他们,或报上我们的名字和电话号码,请他们回来后回电,并致谢!
4、遇上电话忽然中断,应由先打电话一方重拨电话。通话结束,说声“再见”或“谢谢”,再轻轻将电话挂断。
(三)代接电话
五常家政师要代接顾客的电话,代接电话时,第一要告诉他们,他找的人不在,然后才能问他们是哪个,有哪些事,并详细记录他们所讲的事情,事后必须要记得转告顾客。
3、言谈举止的需要
(一)在岗服务时要维持正确的仪态举止
1、谈话姿势:谈话的姿势总是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、修养和文明素质。所以,交谈时,第一双方要互相正视、互相倾听、不可以东张西望、看书看报、面带倦容、哈欠连天。不然,会给人心神不定、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。
2、就座、起座的姿势:入座时要轻而缓,走到座位面前转身,轻稳地坐下,不应发出嘈杂的声音,女性假如穿有裙子应向前拢一下,入座时要轻柔和缓,起座要端庄稳重,不可猛起猛坐,弄得桌椅乱响,导致尴尬氛围。
3、站姿:站立时,身体应与地面垂直,双腿并拢。双腿V状分开,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,挺胸、收腹、收下额、抬头、双肩放松。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,双眼平视,面带笑容。站立时不要歪脖、斜腰、曲腿等。在一些正式场所不适合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,更不要做小动作,那样不但看上去拘谨,给人缺少自信之感,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。要站的端正、稳重、自然、亲切。假如站得过久,可以将左腿或右腿交替后撤一步,但上身仍须挺直,伸出的腿不可伸得太远,双腿不可叉开过大,变换也不可以过于频繁。4、坐姿:腰背挺直,肩放松。女人应双膝并拢,男士膝部可分开一些。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,自然放松,面带微笑。身体不可前附后仰,或歪向一侧,双手不应有多余的动作,双腿不适合打开过大,也不要把小腿搁在大腿上,更不要把双腿直伸开去,或反复持续的抖动。
5、移动:应先把椅子放在应放的地方然后再坐下。
(二)五常家政师行走礼仪
行走时应该维持整体造型的优美,抬头挺胸,两眼平视,腰背挺直,肩臂自然摆动,节奏轻松矫健。不要八字步摇摇晃晃,也不要低头含胸,特别是女人,行走时上身不要晃动太大。骻部不要左右大幅度摆动,持物行走时重视重心协调,托盘行走,一般双手托握盘子相对边沿,或者左手托盘底部,右手握盘边沿。(或扶瓶杯中部)置于左胸前。行走过程中,不能将空盘子放手于身体一侧前后摆动。
4、行为品质的需要
(一)守时诚信,尽职尽责
五常家政师应遵守服务时间,在约定的时间内尽心尽责,有条不紊地干好各项工作。是钟点工性质的,一人承担几家用户的工作,更要科学地安排时间,保证按承诺的需要完成,不失信于人。
五常家政师的工作,应用户得到便宜和认可,需要以“两心”换取“三心”,即以“尽心、爱心”来换取用户的“称心、放心、安心”。所谓“称心”就是必须要各方到位,包含五常家政师的人品、服务技能、工作效率等,都要符适用户的需要,并使之认可。
所谓“放心”就是当用户和五常家政师之间相互得到认可和信赖后,五常家政师会成为用户的一名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,用户会逐步把所有都托付给五常家政师,如将钥匙、孩子、钱款帐务等都交给五常家政师。
所谓“安心”就是五常家政师应为用户创造一个温馨、舒适、有条理的家庭环境,使他们无后顾之忧,能全身心的投入工作。
(二)勤奋踏实,认真负责
通常来讲,请五常家政师的用户,总有自己难于克服的困难,或工作繁忙,无暇顾及家务,或家有老人、患者、婴幼儿要照顾,所以,五常家政师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,认真踏实地把托付的事情做好。
五常家政师每到一家新的用户,就应尽快知道,熟知我们的职责,主动,勤奋,踏实,周到,适当的安排我们的份内事,不要遗漏疏忽,不要总让其他人提醒(三)自尊自爱,和蔼热情
工作没高低贵贱之分,只有分工不同,五常家政师跟其他行业一样,本质上也是以劳动换取报酬,在人格上是与雇主完全平等的。
所以,当五常家政师完全不必自卑,应该自尊自爱,热爱这项工作,在与人接触中,应作风稳定,说话得体,热情主动,平易近人。
(四)好学进取,精益求精
服务工作做得是不是出色,既与本人的职业道德水平、工作态度有关,又与本人的业务水平、工作能力有关。因此,学会烹饪技术,照顾老人孩子的方法,送药常识,家用电器常识等是十分要紧。
社会在进步,大家的生活质量在提升,所以要好学进取,精益求精,不断努力提升工作水平和效率。
(五)
忠诚老实,宽厚谦让
用户把家务托付给五常家政师,是信赖的表示,五常家政师应不辜负这种信赖,珍惜用户的财、物、不挥霍浪费,如不慎损毁了物品,应如实告诉,要以我们的行为来证明自己是一个诚实、值得信任的人。
在与用户相处时,要了解谦让,各家用户的秉性、脾气、喜好各不相同,尤其是老人和患者,性情可能有的古怪,五常家政师就要宽宏一点,大度一点,谅解一点,谦让一点,尽可能尊重用户的脾气和习惯,用户感到认可。
(六)对雇主家事别说长道四
因工作关系,五常家政师对用户的家事知道比较多,但不适合多加评论,更不可以干预用户家里各种成员间的矛盾,切不可搬弄是非,挑拨离间,使家庭矛盾激化,而应该多做有利雇主家人团结和睦的事,同时,要为雇主守旧秘密,不要把用户家的事张扬给左邻右舍,不去窥视和打听其他人的隐私,不翻弄其他人的信件。
(七)尊重雇主的生活习惯
五常家政师应知道雇主的生活习惯、饮食的口味、喜好、起居作息的时间,房间的布置,生活用品的放置等,要尊重他们的所有生活习惯,切不可自作倡导,根据我们的意愿去安排用户的生活。